欢迎来到中小学词句文网

重阳节的作文

时间:2021-03-16 16:44:57 点击: 作文字数:7789 关于重阳节的作文

【精品】重阳节的作文十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重阳节的作文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重阳节的作文 篇1

  到底是后秋了,天气是一天凉比一天,在运尚且如此,北边就更不用说了。

  我想。这阵子一直在阳历的日子中度着,就忘了传统的节气,也不知老黄历该翻到哪一篇了。直到感觉真的凉了的时候,不经意间就发觉已近重阳了,就忽然想起了那几年嘴上老挂着的“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就忽然想起了原来奶奶的生日到了。

  记得前几年,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每到这个日子,一家人就是不大过这个生日,也是很喜气的。人常说,家里的老人健健康康硬硬朗朗的,是儿女的福,比啥都强。我相信的。所以总是在重阳确当天一直喜气洋洋的,跟过年一样,奶奶也是一脸的笑意。尤其是我放了学后,她那一双小脚就掂来掂往,忙个不停了。回想起来,高中三年一直是陪着奶奶度过的。

  现在想来,那是她最开心的日子了。逐日为我做饭,等我放学回来。直到往广复读那一年,和后来的读书生涯,才让她一直处在盼看和思念之中。我不忍,却没有办法。等到放冷暑假的时候,回往看看她的时候,每次见到她,她都是眼看着我回老屋的那条巷子,那条我走来的路。到真的看见我了,便笑盈盈的,在旁的大婶大娘们的羡慕下,带我向老屋走往,然后拿出别人送她而不舍得吃的好东西,坐了炕上问这问那。以后每次回想起那光景,我便不觉潸然,我知道那是她等了无数的日子才盼回她的孙子的,尽管只是几天的日子,但她依然喜欢,续续叨叨的说着一年来对我的思念,说着每次必说的“老三篇”,说着一些我早已熟在心间的故事。

  现在奶奶已经永远地离开我了,这几年每次回老家,途经老巷往二叔家的时候,却再也看不到她的身影了。青山依旧,故乡依旧,我依旧,却再无奶奶的笑脸了。往年带妻回老家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喜气洋洋的,就忽然想起了她老人家,若大的岁数,却终于没有看到她的孙媳妇,我的心几近悲伤,尽管也知道人往不能复生,尽管知道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也尽管知道她若地下有知,也会为孙子兴奋的,但每每想起一家人团圆的时候就单单缺她,每每想到正当我们要孝敬她的时候人已不在,每每看到街边的老人就眼含热泪想起她的时候,心里就一直不好受。这几年每次回往,我都偷偷到奶奶的坟头痛愉快快地哭上一回,尽管乡里有不在其他节日上坟的风俗。也是在这个时候,才真切的感到了什么叫“子欲孝而亲不在”的肝肠痛断。

  现在我工作已经两年有余了,奶奶往世也已近四年了,但我对她的思念却一直随着岁月的渐增而更深了!

重阳节的作文 篇2

  九九重阳节,又叫老年节。我们班家委会组织部分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去三圣乡的一座敬老院看望老人们。迎着朝霞,我们一路欢歌笑语,朝着美丽的花乡进发。

  敬老院坐落在风景优美、充满鸟语花香的红砂村,一进门,我们便望见许多老爷爷、老奶奶笑咪咪地看着我们。领队跟院长商量了活动安排。 小演出开始了,首先文婧代表大家祝老人们节日快乐,我们手捧重阳节诗歌声情并茂地朗诵起来,诵毕,热烈的掌声久久回响;接着,殷嘉伟拉起了小提琴,乐曲优美动听,大家都称赞不已。

  领队王孙懿铃的妈妈说我们男女生能不能来个集体节目,于是,女生们率先奉上《A little love》,我们男生则深情款款地演唱了另一首歌《We will rock you》。

  最后,男女生合唱《感恩的心》,有的老人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来,大家互相鼓掌,整个敬老院成为了欢乐的海洋。我们捧上事先准备的礼物送到老人们手里,他们一个劲地说:“谢谢!”

  院长为我们介绍一位100岁的慈祥老人,满头银发,大伙儿都争先恐后地跟她握手、合影留恋,她也不停地对我们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到了该离开的时间了,我们依依不舍地跟老人们一一道别。

  这次活动,给老人们带去了温暖和快乐,让我感觉特别的幸福和满足,我也深刻地认识到,对老人的关爱决不仅限于每年的这一天,它充满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所以,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对身边的老人多一些理解、关爱和陪伴,让老人们不再孤单,让他(她)们都能够安享幸福的晚年。

  重阳节的一件事作文篇一重阳节的一件事作文篇二重阳节的一件事作文篇三重阳节的一件事作文篇四

重阳节的作文 篇3

  九月初九原本是重阳节,人们常在此日进行祭祖和推行敬老活动。

  现如今我国把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把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起来,提倡大家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在日常生活中,我要为长辈做些自己能做的事,为爷爷奶奶捶捶背了,为爸爸妈妈倒杯水了,帮助他们打扫打扫卫生了,或者整理整理自己的东西了,这样他们就不会太辛苦了。当我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看到他们开心的笑容,我也觉得非常的快乐。

重阳节的作文 篇4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关于重阳节的来历,有很多种说法。

  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源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战国时代的齐景公。九月初九的这天他带了很多人登高山,爬城垣,感到秋高气爽,心旷神怡,于是认定是个吉日。以后,每年这天他都要外出登高。后人仿之,形成习俗。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倍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见当时节俗已定型了。重阳节主题,是求长寿、戴茱萸、酿菊酒、赏菊、酿酒及祭扫酒业神等。在流传至今后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更具有意义,另外有登高野宴活动及各种游戏等。

  在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 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据《续齐谐记》记述:汉代桓景随《易》学大师费长房游学多年。一天,费大师对徒弟讲,九月九日那天应系茱萸登高,桓景及家人因听从师言幸免于难,而未及撤离的家畜全部患瘟疫而死亡。故每年九月九日外出登高,躲避灾难,相沿成习。源于汉代的道学。道家奉为经典的《易经》中,把奇数视为阳数,偶数视为阴数,阳数中“九”又被视为“极阳”,九月九日是两个“极阳”相遇,所以称作“重阳”。阳又表示钢,重阳是“二钢相逢”而相克,所以被视为“厄日”,登高和系茱萸,目的是为了“解厄”,重阳习俗由此而来。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即心宿二),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

  虽然关于重阳节的说法多种多样,但流传至今的重阳节的习俗也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生活。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重阳节的作文 篇5

  偶尔的一次旅行,独自一人登上了一座不知名的山峰,远眺家的方向,脑海中闪现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年仅十七岁的王维竟写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千古名篇。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的得名是因为古人认为一、三、五、七、九为天数,即阳数;二、四、六、八、十为地数,即阴数。其中“九”又称作“老阳”。夏历九月九日的月份,日期数均为九,所以这一天被叫做“重阳”,又称“重九”。

  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它的起源当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就连号称中国的“百科全书”的《渊鉴类函》也不得不说重阳节的来源“自古莫知其由”,大致来说关于重阳起源有三种观点,即避祸说、祈寿说、祭祀仪式说。

  顾名思义,避祸说当然是指躲避灾祸了,而这时人们就会想起一种叫茱萸的植物。茱萸有药用价值,另外茱萸结果时节正当重阳,又有消毒,驱虫的奇特功效,所以插茱萸就成了一种习俗,之后又有了茱萸酒之说。谈起菊花,当然就想起了“菊花献寿”,九月重阳,正是菊花怒放,千朵争艳的时节,之所以和长寿联系是因为菊花有延年益寿,强身键体的功效。

  重阳登高是最不可少的活动,它的`原始意义在于逃避灾难,或许还是一种健身运动,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它有了另一层更容易让人接受的含义,那就是登高怀远,九月九日,漂泊在他乡的孤单人,手捧一杯美酒,在插茱萸,登上高山,远眺家的方向,为亲人祈福,看着漫山的菊花,吟着那千古绝唱,谁能真正领会内心的感触,这时真有了种“便插茱萸少一人”的感觉。

  重阳节登高这种娱乐活动是极其大众化的,它没有特殊的要求。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致和身体的状况或登上巍峨的高山,或登上庄严的古塔,或爬上山丘土包。仰天俯地,览壮丽河山,发思古幽情,乘兴而来,尽兴而归。而对于帝王皇室,世家贵勋而言,还有很多的奢华的活动,主要是射箭,围猎和射柳,每每重阳节时,历代帝王便召集群臣,举行射箭活动,以示庆祝,同时也是一种消遣。

  重阳时节秋高气爽,空气清新,登高临远,在插茱萸,簪菊花,饮菊花酒之余,吟诗作赋,畅怀心志,也是一项情趣盎然的娱乐活动。重阳赏菊赋诗,早在南北朝时就已经成为一种习俗,大规模的重阳诗词则起源于唐都长安。“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是盛唐田园诗人孟浩然的名篇,一个普通的农庄,一次普通的款待,表现得如此富有诗情画意,恬静的农村风光,纯朴的农家生活,让诗人平静而喜悦的心情以及朋友见真诚的情谊融为一体,平淡中发现真趣是人生极高的境界。

  放风筝也是重阳节的重要娱乐活动,重阳节秋高气爽,天高风大,比起清明节更适合放风筝。风筝,中国北方称“纸鸢”,南方称“鹞子”,当风筝放入高空后,剪断牵线,让风筝随风飘走,象征着把不吉利,灾祸与疾病送走,当然它也承载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自己未来的期望,希望自己能像风筝一样高飞天空。

  有缘与《节日》这套书结为好友,当翻完时,才发现原来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是如此高深奥妙,小小的重阳节不仅有怀远之感,与清明节相比更添了喜悦与思念。

  忙忙碌碌在喧闹的城市里,重阳之时,为了寻得一丝安宁,邀上几位知心的好友,登上那巍峨的高山,品上一杯茱萸酒,仰天俯地,赏漫山的菊花,吟千古留下的绝唱,抒发心中无限的思念,真的很向往。

  秋高气爽,登上高山,这时不再有任何困扰,一切都随放飞的纸鸢远飞他处,此时就静静的享受,享受这无限的乐趣……

重阳节的作文 篇6

  汽车载着我们,穿过老沱桥,沿着去碑木的公路飞驰。远远的,我看见一个塔尖,那就是我们去的目的地――高寺塔。

  下了汽车,高寺塔在我的眼前更清楚了,可以看见塔有几层,但看不见塔基。为了看清高寺塔的真面目,我们开始向高寺塔进行。一路上,一群小鸟看见我们,叽叽地叫起来。竹子摇摆着身躯,发出沙沙的响声,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来到塔下,可以更清楚地观察高寺塔了。塔共有十层,大约有二十米高。整个塔的形状像八角楼,一层比一层小。塔是用石头一块一块堆砌成的,古时没有水泥,又没有现代化的工具,不知人们用了多少心血才建成的!我真佩服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和才能。我急不可待地爬塔,想去看个究竟。于是我迈开双脚走在最前面。

  塔的梯子成螺旋状,顺着塔壁一层一层往上绕行。塔里光线很暗,梯子是用石头铺成的,又徒铀窄,只能一人走。我小心翼翼地扶着那墙壁,一步一步往上爬。爬到顶层,已经是上气不接下气了。

  我来到塔前,向下一望,整个内江城尽收眼底。我看见宽阔的马路变成了狭窄的小路,弯弯曲曲的沱江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美丽极了!

  太阳偏西了,我一步一步慢慢地往下走,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高寺塔。

重阳节的作文 篇7

  重阳节在当代青年心目中的淡化,反映了传统文化对年轻一代影响的日渐式微。年轻人可以用学习压力大、工作竞争激烈等客观因素来解释自己的这种忘却,但是无法回避的另一个事实是,在传统节日被淡忘的同时,西方节日却在不少年轻人中风光无限。如今许多年轻人热衷于西方的情人节,却对中国传统“七夕”节不屑一顾,就是一例。

  事实上大多数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积淀形式,是传统伦理观、价值观的特定反映形态。然而我们不少年轻人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在重阳节登高、赏菊,更无法体会其中所孕育的尊老敬老的伦理内涵。在此次调查中,90%的年轻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但是从未想到在重阳节为父母送去一份祝福。这种对重阳节 “有名无实”的认识,反映了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不少年轻人观念中的某种弱化。

  当然这种弱化需要辩证地看待。对于传统文化中糟粕的东西,这种弱化无疑有益。但对于那些类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之类优秀的东西,这种弱化就不应该了。因为,恰恰是孕育于后者之中的伦理规范与价值观念,成为构筑现代人格的重要力量之一。

  在重阳节被一些年轻人逐渐淡忘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传统文化教育的脆弱,好在这种淡漠已经引起社会的注意。目前北京已有25所中小学把诵读四书五经的部分内容列入课程表。在全国估计已有100万孩子开始把诵读古诗文作为日常学习的必修课。

  我想重要的不是孩子们背了多少古诗,而是让他们多了解一下自己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并在这种优良文化的哺育中真正成为“知书达理、尚礼重义”的栋梁之才。

重阳节的作文 篇8

  枫叶正红时,是重阳节。

  重阳节就在农历初九,又名重九。故有长久、长寿之意。重阳节,是老人们的节日,在去年重阳节我做了一件意义非凡的事。

  重阳之际,妈妈爸爸带我来到康乐佳园养老服务中心,看望老人。

  经过长途跋涉,我们终于来到美丽的敬老院。一进门,这里宁静而又安恬。一位有八十高龄的老人正在散步。虽然法令纹和鱼尾纹已经在老爷爷脸上刻下岁月的痕迹,但他们生活得很悠闲,身体也很硬朗。我悄悄走过去,小声说:“老爷爷,您好。”老爷爷笑眯眯的,回答了我:”你好,小朋友。”这是我在敬老院见到的第一个老人,我很激动。

  我跑到妈妈那,拿出我用零花钱买的一双老人鞋。又回到老爷爷身边:“送给您。”

  老爷爷收下了,道了谢,那安详的神情显得十分幸福快乐。老爷爷邀请我在往里走,我笑着答应了。

  走进敬老院的院子,看见里面有许多老人,有的脸色红润,有的手持拐杖。老爷爷转过头,对我轻声说道:“走,去我房间看看。”说着扬扬手,示意让我跟来。来到老爷爷房间后,我看见房间是四室一厅,客厅里还有一台电视机,房间里的东西样样齐全,床上的被褥叠得整整齐齐。围墙旁有一条门,是通向一口池塘的,池塘里可能有很多鱼吧,只见几个老人静静地坐在池塘旁全神贯注地钓鱼。

  我和老爷爷聊了聊天,聊一些家里的事情,他是多么怀念家的味道啊!多么想念自己的儿女啊!多么想念自己的亲人啊!我还知道了老爷爷有些时候会肩痛。我便毛遂自荐,给老爷爷按摩。我站起来,双手放在肩上,前四指用力向下按,大指姆也随着向前推。”舒服吗,老爷爷。”老爷爷说:”舒服。”他脸上露出慈祥的微笑。

  我反复给老爷爷做着按摩,看到老爷爷很舒服,我也很快乐。之后,我又双手握拳轻轻地在老爷爷肩上锤。

  “别锤了,你也累了”老爷爷用疼爱的语气对我说。

  “那,我给您跳支舞吧!”我说道。

  老爷爷说:“好。”随着点了点头。

  我像蝴蝶一般翩翩起舞,达到忘我的境界。

  跳完舞,时间不早了,我就已经走在返程的路上了。

  岁月的痕迹悄悄爬上老人那曾经青春的容颜,这位老爷爷虽然生活环境很好,但缺少亲人的关怀。同学们,有时间多看看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吧!多关爱他们吧!

重阳节的作文 篇9

  农历的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重阳的这一天,人们赏玩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季节,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僻灾之意。

  重阳节还有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重要植物,气味辛烈,可以防止恶浊重阳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种节令美食。

  宁静的傍晚,我独自一人站在林荫道旁的一棵树下,阳光斜斜地织下来,细碎地穿过零落的树叶,在我的眼睛里投下斑斑驳驳的闪亮。而我却丝毫不能从那光芒中获得温暖,反觉得有一种从骨髓中散出的凄冷。看那枯黄的树叶光华不再,即便在这尚暖的风中也要冻的瑟瑟发抖,坚持不住就要飘落下来,像蝴蝶绝美的舞蹈,而后归于寂寞。裹衣离开,我感觉自己就像那些被抛弃和遗忘的败叶,远隔亲人好友,在这遥远的城市呼吸陌生的空气,咀嚼思念的苦果。

  窗外,一阵秋风吹来,我再一次抬头看那些纷飞在空中的枯叶,忽然觉得它们很像自然的信笺,而关爱是一枚世界通行的邮票,枯叶用尽最后的生命燃烧成一缕缕阳光纯净的灿烂,给无数异地的亲朋好友传递温情与祝福,让世界不再孤单。原来只要心心相印,距离永不会阻隔真情;其实只要真情恒久,天涯也不过咫尺比邻。

重阳节的作文 篇10

  来到敬老院我们按照辅导员的吩付在敬老院门前的大空地集合,然后提着抱者花花绿绿的营养品和日常用品走向公公婆婆们。公公婆婆看了我们后,心花怒放,立刻排成两队队伍欢迎我们。好象当我们是他们的孙子了。

  后来,红十字会的一位阿姨和华润超市的一位哥哥姐姐们还有我们学校的校长轮流上台演讲。最受人欢迎的要数华润超市的一位哥哥了!

  他冲冲忙忙地上台说了几句祝福的话,就说“拜拜”了。逗地大家哈哈大笑。演说就暂告一段落。

  我们非常醒目,立刻把礼物交给了公公婆婆,而且我还对我前面的一位老公公说了一段祝福的话:“祝老公公老当益壮,身体健康”呢!

  老公公听了乐呵呵的好象十分开心。为了哄公公婆婆开心,我们几个同学找到一位走路不便的老婆婆,和她聊天,给她按摩,听她讲故事。虽然讲的是那些老掉大牙的故事,但是仔细一听,故事里蕴含着老婆婆的热情和好客,使我百听不厌。

  快乐的时间过得真快啊!

  我们要回去了。一路上,我没有了像刚才来老人院时的兴奋,心里好像有什么想不通似的:我看见东城敬老院里的孤寡老人,触景生情,担心我老了之后也会在那里安家,没有亲人来看望,每天孤孤单单,生不如死。不过,经过一会儿思考我那个想不通的事情已想通了。现在老人院的工作人员已经改变了很多,对公公婆婆像对自己的父母一样好,所以,我又恢复来时的心情,和朋友聊天、歌唱……

作文投稿
    无相关信息
'); })();